杨在葆老师的《大刀记》
日出印象

惊闻杨在葆老师已于2021年2月13日在京去世,享年85岁。惊愕之余,回忆一下他主演的电影《大刀记》聊表悼念。
杨在葆老师的电影都很有时代气息,像革命历史题材的《红日》、《白求恩》、《从奴隶到将军》、改革开放时期的《原野》、《血总是热的》都能引领时代潮流。杨老师导演的《上海屋檐下》,把好剧本搬上电视荧屏, 成功再现旧时代上海底层小人物生活的隐忍坚韧与悲悯温情。感觉颇能概括上海人的气质与精神内涵。而在历史题材《双雄会》塑造的八大王张献忠,更是到现在都难以逾越的艺术形象。
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刀记》。粉碎四人帮之后那些年,制片厂爱拍时间超长的电影。像《锁龙湖》、《万水千山》、《大河奔流》、《从奴隶到将军》等,拍出来的基本都是时代巨片。
《大刀记》上下集时间跨度大、剧情紧张激烈,在当时相当好看。后来看小说好像情节上还没拍完。演员阵容相当强大、杨在葆老师豹头环眼、怒目圆睁的铮铮硬汉形象不说,李炜老师的反派也真是入木三分。很难想象他当年曾演过瑰丽无比的《小城之春》。仲星火老师为杨老师配戏,而郭凯敏张芝华在当时都是小配角。
影片一开始梁永生一家被地主反锁住房门然后放火烧房的镜头,一度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70年代后期乃至80年代初期,社会治安还不大好。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晚上紧闭门窗、插上房门。在我们北方邻里之间更是要给家里的窗户安上铁栏杆,结果形同一个个封闭的小堡垒。一早上自己家开窗户开门都要费些周折。更别提遇上意外时手足无措、慌不择路的情况下。
那些年总是忘不了梁永生一家葬身火海的惨剧,心里暗暗捏了一把汗。一直到后来,家里搬进新式楼房才算松了一口气。
电影插曲“天上北斗亮晶晶”、“万年枯树要发芽”现在还记得。运河水灾那场戏简直可以跟《大河奔流》相媲美,那时候感觉《大刀记》水灾的视觉效果比《大河奔流》还要震撼。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