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我珍藏了三十年(李彬)
这部书,我珍藏了三十年,书页已经泛黄,书角也已磨花,但我视它如宝,把它放在书柜最醒目最方便拿取的位置。这部书就是《平凡的世界》。
三十年前,我参加工作不久,一位同事向我介绍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同事说:“这是一部好书,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激励了无数青年人。”
于是我四处寻找,终于在书店买到了这部《平凡的世界》。书一到手中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我被书中的人物命运深深吸引。书中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地区城乡生活的变革,作者路遥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原型。小说通过讲述普通人的劳动、生活、理想与追求,刻画了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演绎的不平凡的故事。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小说中描写农村的风土人情,有着深深共鸣。书中勤劳朴实的孙少安、浪漫执着的孙少平、活泼开朗的田小霞、游手好闲的王满银等,这些人、这些事就好像发生在我的身边,让人感受颇深。
读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他有文化、有理想,骨子里有一种高尚浪漫的气质。他生长在农村却不被农民思想所束缚,他做过民办教师、揽工汉、煤矿工人,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凭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尽力要把每个职业都做到最好。在艰难的环境中他依然能坚持读书学习,用乐观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平凡的身躯和不平凡的精神,我最喜欢他身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在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我总喜欢把它拿出来读一读,从中激励自己。当年我进入公司时到机械加工车间做了一名车工。由于那时候机床自动化还比较落后,操作机床危险又累人,装夹零件时非常费力,下班回到家,我的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母亲一边给我胳膊上喷药缓解痛苦,一边心疼地说:“你是不是选错了行。”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又拿出《平凡的世界》看了起来,读到孙少平当揽工汉时,要扛一百多斤的石头,背上磨出了血泡,在汗水的浸泡中又蜇又疼,依然坚持劳动;读到孙少平做煤炭工人时,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与死神搏斗,依然毫不退却……和孙少平受的艰难比,我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孙少平把平凡的事能做到完美,我为什么不能?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车工就要把车工干好。我认真刻苦地向师傅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转正后我每个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
操作机床时我发现胎具设计不合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差,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想能不能设计出一副新型胎具,改善老胎具存在的问题?在那些日子里我吃饭、走路都在琢磨革新方案,有时灵感来了半夜爬起来绘图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新型胎具图纸绘制成功,得到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很快我设计的新型胎具就制作出来,使用后效果良好,解决了老胎具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诸多问题。那一年我被选为车工班组的工长。后来,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当好班组的带头人,公司推荐我参加清华大学班组长培训,我通过刻苦扎实的学习,拿到了清华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娃,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离不开公司给予我成长的平台,更离不开《平凡的世界》给予我的精神力量。
一部好书就是你的良师益友,一部好书能让人受益一生。《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激励我成长的书,直到今天,我依然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一句话激励自己:人生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