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边是竹林七贤,
右边是扬州八怪。
著名画家萧宽访谈录
王一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王一玄:您最初在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和诗歌文学结缘,是什么经历让您后续又开始从事版画、漫画、国画、油画、书法、篆刻、雕塑创作?
萧宽: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心心相印,才能不言而喻……
王一玄:看您的书法作品,都非常生动有趣,像是会说话一般,每一幅都无可替代。您书法创作的理念是什么?萧宽:书法表面上看是在写字,实际上它是心态的倾泻,和意境的表达。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用易经的逻辑分析,用太极图的方式展现,永远在变化。书法就是卦象:书见其人,法在字外。
王一玄:您每天平均花费多长时间练习书法?练习时,对自己有何要求?一个字您大概要反复练习多少次?萧宽:我搞艺术——书法、国画、版画、漫画、连环画、壁画、雕塑、设计及诗歌散文评论等,基本上没有时间练字,有需求时把字艺术化,让楷草隶篆融汇贯通承古拓今浪漫潇洒,形成不可模拟,不可克隆的灵性风范。
王一玄:不同创作阶段,您是否对艺术创作有不同的感悟?可以具体谈谈嘛?萧宽:我搞创作,真是从热爱生活出发——涉猎门类太多,版画、漫画、连环画、壁画、雕塑、设计、策划……什么阶段,很难分清。我用时间概括:60岁之前学习提升,80岁之前创建个性,如果有幸百年出神入化……
王一玄:您觉得灵感对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重要嘛?能具体谈谈灵感的重要性吗?萧宽:灵感对书法很重要。因为对传统文化膜拜,就容易固化;对优秀艺术模拟,就容易僵化。没有灵感炼丹,很难炉火纯青!
王一玄:您创作时,是否会遇到没有一点灵感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您会怎么做?萧宽: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我打盹灵感也休闲。有人求艺还打白条,我灵感遛弯儿了……
王一玄:您最欣赏的书画家和诗人分别是谁?他们对您的创作过程有何影响?萧宽:我最欣赏的书画家——亡灵接受金奖;我最欣赏的诗人——笔尖在心灵淌血!他们的作品让我刻骨铭心——我也灵感爆发……
王一玄:您认为创作一幅伟大的书画作品,最难的是什么?萧宽:创作一幅伟大的作品,最难的是忘乎所以,忘了伟大——更难的是,捡垃圾的历史老人来了……
王一玄:您的作品和您的生活联系密切嘛?您觉得书法创作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萧宽:我画画裁纸,刀子划破了手指,我哈哈一笑:天赐良缘正好血书——
王一玄:您的座右铭是“一勤天下无难事”,这对您的创作过程有什么影响?
王一玄:在散文、诗歌作品中,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能具体谈谈嘛?
王一玄:您曾认为:“艺术仅仅酷似生活原型,生活足矣,何须模拟、翻版,当存在的替身、绊脚的影子?!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现在您依旧这么认为嘛?或者有没有新的看法?
王一玄:您看同时代人的作品嘛?是否有想和其他书法家一争高下的念头?(2022.12.2夜1:23北京威尼斯萧宽草堂)
萧宽,祖籍沧州,1949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四)出生于天津市。汉族。1970年到《哲里木报》当刻字匠兼蒙汉两报美术编辑,曾发表过诗歌、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评论等三百多篇,画刊头插图、连环画四万多幅,搞版画、漫画、国画、油画三百多幅。1974年在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从此和诗歌文学结缘。毕业后回《哲里木报》任记者、编辑、美术编辑。1989年被新华出版社书刊开发部和《学习》杂志社借聘一年,均任发行部长。1990年春调《内蒙古劳动人事》任编辑。1992年聘为华夏文化促进会编辑出版部副总编。1994年元月创办《新商战》杂志任社长总编辑,同年4月15日创办北京一代天骄广告公司任总经理、总策划、总设计。1996年调新华社书画院任《新华书画》执行副总编,1997年创办《世界名人与和平》报,任总编辑。曾担任孔子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仡佬派”十八罗汉之一。
谯达摩,1966年6月5日出生,贵州沿河人。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诗刊》编辑部、中央美术学院。出版有诗集《摩崖石刻》等。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代表诗人。现在中国农业大学主讲百年中国新诗史纲。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总策划。

张国成,男,仡佬族,字:发林,号:黔北山人,贵州省凤冈县人,1973年12月22日生,工程师、EMBA工商管理硕士、建筑结构专家,百里桂花“道”、仡佬派~仡佬传奇三一工程【一本书-仡佬字典、一首歌-幸福仡佬、一对歌手-仡佬金花,仡佬之星】、华夏仡佬书画院、建筑医学骨科等创始人,著名书法家。北京华夏仡佬书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