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往事(二)
李金瑞
我与另一位老师教的初二学生考张皋地区中学成绩名列前茅,考住人数比其他学校多,排名全乡第一,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成绩面前不停步,荣誉面前不骄傲,我的动力更大了,积极性空前高涨,白天继续浇灌祖国的花朵,夜晚持之以恒攀登语数高山。1981年我与另一位李老师终于考上乌盟师范(我们全公社共有96名民办老师参加考试,仅录取我们两人)。当时乡里很讲究,用两张鲜艳的大红纸张榜公布,分别贴在公社大门两旁,我看到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既激动又怀疑是否真的是我,围观者看出我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祝贺我,让我回家拆行李去吧!意思是考准了。我来到学区拿上录取通知书,校长嘱咐我:"机会难得,好好学习,争取学有所成,回来报答母校"。我满心欢喜,感谢校长,出外买了半斤糖块让大家分享我的欢乐。
一切准备就绪,驱车登进师范大门,通过二年艰苦深造,可谓羽翼丰满,83年顺利毕业。心想:自己又念二年,当时走时校长安顿,学成回来报答母校,应该回乡学校满有把握。谁知到乡所在地学区校长出乎我的预料,无论如何乡校不要,让我那来那去——继续回我脑包中心校任教。我和校长理论:"我未考师范之前,就是全学区初中好老师,而且受到您的表扬。在我临走时,你嘱咐我学成回来报答母校,我又深造二年,可以说没少学知识,再说乡所在地学校民办老师一大堆,我怎也比他们强?"说了半天没用,白费口舌,小腿怎能闹过大腿?既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有人出于好意给我掏耳朵:"现在时行研究(烟酒),你给人家表示表示"。我说:"我一没钱;二不会投其所好溜舔;三就凭自己能力本事吃饭"。我最后屈服,又回到脑包学校。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但消极情绪不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学生可爱,孩子无过。每天完成我的工作,骑车去乡校转悠,学区校长嗔怪我:"不好好教书,每天来这干啥?"我那有好气,用生硬的口气回答:"八小时之外你管的着吗?"气的校长火冒三丈又无话可说。我每天依旧上完课,照常来乡里学校溜跶,学区校长与教导主任非常讨厌我,乘我不在学校之机想抓我个典型给以论处,突然去脑包中心校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一月出勤、教案、作业。通过检查发现其他老师毛病不少,唯独我出勤满,作业批改认真而且一节不少,教案备的规范详细。想批评论处,没抓住我一点缺点,并且也没表扬我,反而对其他老师大发雷霆严重批评,把对我的恶气杀到其他老师身上了。
临散会时校长突然宣布:"李金瑞任脑包中心校长"。哎呀,真奇怪,对我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我当场拒绝说道:"我初出茅庐没经验,自觉稚嫩,条件不够,再说前任中心校长是我过去的班主任老师我怎好意思接任?"僵持一周,我的老师语重心常地跟我说,他已经老了,明年退休,让我体谅他,做点苦轻的。说到这我接受我的老师职务——中心校长。
我年轻气盛,精力充沛,想为家乡学校办点实事,征求我前任校长,他老人家完全同意,利用两周时间,将学校三个班的桌橙全部维修,黑板全部更新,办公、教室全部粉刷,校内外写了标语,校院墙全部围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又征求全体老师(9名)意见,别定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大家自觉遵守,并且校院内还栽了26棵杨树,有含意,当年我正26岁,学校面貌立刻焕然一新。赢得全体家长以及乡领导的一致好评,学区领导明知我没少干事,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在全学区会上从未表扬。
我总认为回原校做点实事非常应该,不能辜负父老乡亲曾经对我的殷切期望,但我还想回乡校教书的心一直未死。心想:自己又念了二年,成了标准的国家正式教师,然而又把我扔回原地。
有一天我实在无聊,心里还是憋气,在我办公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几个大字:社来社去。又写了一篇寓言《葫麻和臭蓝蛋》因为过分专注写作,未发现乡里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已站在我身后(他在我们大队下乡,大队办公室与学校办公室一墙之隔)黄书记说了一声:"这人不简单啊,能闹了葫麻和臭蓝蛋"。把我写好的文章顺手抽走,我说黄书记我瞎涂雅,不值一看。人家未作回答已经走了。
一周之后,学区下文,调我回乡校任团支部书记兼初三班班主任并教初三数学。
自己觉得蹊跷,仅回脑包学校不足两月,当初学区校长不要,突然又下文调回。我既然调下来了,实现了我的愿望,心里非常高兴,全身心投入教学,学校团的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受到教育局表彰,乡里影响也很好。
一天乡财政所郭所长下班来到我的办公室,让我与他走窜走窜,我说去那?他说跟我走。一会儿来到乡党委副书记家,满桌丰盛的酒席已备好,看来早有准备,黄书记握着我的手说道:"这葫麻和臭蓝蛋确实不简单……。"我豁然大悟,原来调我回乡校是黄书记的主意,人家分管教育,我借花谢佛,感谢的语言难以尽诉,喝了个酩酊大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