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是一本怀念故乡、追忆故乡人与事的散文集。作者以温厚的文字与图像刻画了江南故乡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让自己时隔四十年得以重新观摩故乡,回到精神原乡。文章充满细节,蕴含幽微,展现了传统的乡村秩序在现代文明中遇到的冲击和嬗变,深度还原了乡村农人的朴素生活轨迹。
全书分《地理志》《人物志》《风土志》《田野志》《少年志》五部分,以114篇千字短文,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江南农村丰富而宏阔的生活场景,可当一部当代信史来读。全书语言简洁,文风幽默,结尾常常让人会心一笑。
本书的126幅插图也出自作者之手。黑白线描作品,诗意、夸张又风趣。

《山河故人》
赵宗彪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赵宗彪新作《山河故人》欣赏

枫树林
作者:赵宗彪
从赵宅村沿着马路往东,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汽车站。这是一层的三间砖瓦房,中间大门口的上方,是褪了色的“街头站”三个红色大字,其中的“头”字,还是繁体字。人们对能写繁体字的人,都非常钦佩,认为这是有文化的象征。
汽车站的南边是一片枫树林,有几百棵巨大的老枫树,牛的买卖,都在林中进行。同时,猪的交易,也在此。如果猪有意识,肯定联名抗议,要求改名叫猪行。从交易量看,猪远比牛更多。马与驴本地没有,也从没有出现过。集市日,牛哞、猪叫,声声不断。汽车经过,必须使劲地按喇叭才能让人和牲口慢悠悠地避让。因为牛市的原因,没人叫枫树林,都叫牛行。
牛行的买卖,都是数以百十元,自然是全镇里最高的。因为牛与猪的价格贵。还有鸡、鸭等家禽,也相对集中于此。这里是集市的最东头,也是动物粪便气味最重的地方。
这里交易最频繁的,其实是猪。
牛行里猪的交易种类,大致有四种。
一是猪崽,买卖的量多。每一个农家,每年都会养至少一头的猪。如果家里小孩多,能够拔足够多的草,则可以养两三头。买了小猪,有的人放在竹编的小猪笼子里,有的人放在竹箩里,如果临时起意买,没有带笼子的,则会抱在怀里。对小猪,农民都十分宝贝,不会虐待。有时候,小猪跳下来,在田野里跑,后面追着一个焦急喊叫的成年人,成为乡村一景。
二是猪壳,即半成年猪,也叫半堂猪。一般是养了半年左右,食量大增了,食物供应困难了,就提前出售。卖猪壳的人,都是年初买了两三只小猪崽,最后自己留下长肉最快的,将另外半堂猪的出售。一些年底要办喜事的人家,会提前买猪壳养。如果要娶亲,能够送半边甚至全猪给女方,那是非常风光的事。
三是成年肉猪。当时的农民家庭,大多数的现金收入,就是靠这一次的卖猪。卖给供销社的收购站也可以,只是价格上,那边没有商量的余地。
四是猪娘,即专职生小猪的母猪。它们的体形都比较大。
还有一种是骚猪,也即公猪,在市场上很少看到。它们是专门给母猪配种的,猪身大,脾气凶。骚猪的屁股后面,都挂着两个巨大的睾丸,走起路来,威风凛凛。只是骚猪一出现,如戴着墨镜的大流氓进了场,现场的小姑娘小媳妇都会纷纷避让。骚猪的嗅觉特别灵,凡是雌性的气息,都会让它兴奋并流口水。
如果牛行是剧场,骚猪肯定是枫树林里最亮眼的喜剧明星。
——本文选自《山河故人》

路廊
作者:赵宗彪
江南乡野,人烟稠密,目之所及,总会有屋宇与鸡鸣犬吠。即使是山区,满目青绿之中,还会有路廊显现。
路廊,是路边的歇脚处,是挡风避雨的天堂,是吸烟饮水的驿站,也是一个地区繁荣与衰落的晴雨表。
路廊的大小,视所在位置而定。只有少数的路廊,位于村头或集市的路口,雄踞道路之上,如城楼般威武,底层有两层高,供人歇息的不是制作精良的条石,就是木制的靠背椅,平时也是纳凉闲聊、下棋打牌的场所。
大部分的路廊,则是孤单的,被丢弃在远离城镇村庄的荒野。
路廊的功能,主要是给行旅之人提供歇息之处,可以挡风避雨。内部的设施,是一溜石板或者可以坐人的石块。有的路廊之内,还会以三块石头或砖头,建一个神龛,放一个形象模糊的人像,说佛、说土地公都行,让孤寂的旅人有一个伴。
如果路廊边有住宅,可能会提供免费的茶水。如果在山间田野,路廊边肯定会有泉眼或者可以直接饮水的小水池。边上会有一个带把手的竹筒,或者碗,方便路人取饮。
路廊的荒芜,是因为人们用两脚走路的时间少了。汽车代替了步行。坐在车里,风雨无阻。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与便捷,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许多偏远的农村,开始没有了人烟。原来连接城镇与山村的道路,逐渐被野草淹没,路边的路廊,自然也倒塌消失。
唐代诗人寒山隐居的寒山洞,有数百平方米,是台州最大的天然洞穴。当年寒山在这里隐居了七十年,写了三百多首白话诗,活了一百岁。他当年的诗,许多就写于路廊内。寒山洞边的小村,是我表姐的婆家,我每年都要去拜岁。她的公公在公社当文化站长,叫陈兵香,他的生日是寒山的忌日。因此认定自己是寒山的转世,几十年中,宣传寒山文化最力。台州乡贤、明末尚书陈函辉,是游圣徐霞客的挚友,他出生前,母亲梦见寒山入怀,因此陈函辉号小寒山。当代最早写寒山传记的,是浙大教授何善蒙教授,他的老家,亦在寒山洞边。天下总是那么神奇。
去表姐家,如果走小路,不过三四里,要翻过一个山岗。山岗上有一路廊,曾吊死过一个女子:过年时,她将家里养了一年的猪上市卖了,得了几十块钱,不料,在集市上被拐子偷走了。回家的时候,她在路廊上吊自尽。从此,我经过此处,都不敢进去坐。
村里的另一个女子,人很善良,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以后,每次落市,碰到别人抓到拐子,捆在电线杆上,她都要去打拐子一耳光。她说,我为那个吊死在路廊的可怜人出出气。
——本文选自《山河故人》

隔代亲
作者:赵宗彪
外国称中国为秦,确有道理。两千年来,历朝皆行秦政,而其远交近攻的战略,亦深植家庭之中。祖孙隔代亲,即是其一。
农村以前生孩子早,四五十岁做祖辈,并不稀奇。年龄大一些,火气少一点,经历多一些,人也成熟一点,看到新鲜的小生命,心里的柔情会比当年自己做父母时更多。有的,则反思或自责自己当年对子女的种种严苛,会对下一代有种补偿甚至救赎的心理:当年的严父都会化作慈祖,成为小花朵们的遮阳篷。
有一老头,年轻时为了多挣工分,让儿子初中未毕业就去生产队干活,他儿子一直有怨言,认为若非父亲短视,他完全可以鲲鹏展翅,直上高中大学,人生的轨迹将全然不同。邻居长者认为,以他当年的成绩,上大学的概率比娶公社书记女儿要低:村里跟他同届上高中的有二十二人,考上大学的,仅有两人。他当年的成绩,中等也没有。在儿子办企业小有成就之后,老父亲也一直心存愧疚。当第一个孙子出生后,老父亲即以圣徒赎罪之心,善待小孙子。孙子上幼儿园开始,所有的接送,都由他一个包办,孙子自然与爷爷更亲。他对儿子说:我的儿子对我不亲,我要让你的儿子对你也不亲。
有一老头,年轻时重男轻女,一次大骂女儿后,女儿寻短见投了水,他从此郁郁寡欢。儿子结婚后,生了个女儿,老人大喜,大办宴席。对于小孙女,言听计从,从不说重话。一次,孙女犯错,儿媳倒拿着鸡毛掸子要责罚,爷爷护犊不止。儿媳不悦,盛气说,这也不管,那也不管,难道我抽烟你也不管?
爷爷认真地说,你抽烟吧!
从此,儿媳奉旨抽烟!
——本文选自《山河故人》

娘家
作者:赵宗彪
农村的婚娶,以四十华里的半径为限,鲜有嫁到各州外县的。好处是,大家风俗一致,方言一致,认同感强。女人的好处是,娘家近,归宁方便,对小孩的好处是,去外婆家近,容易在祖母与外婆之间,在利益均沾中,煽动送温暖比赛,从小就得到职业外交家的训练。
村谚云:女人上半世靠娘家,中半世靠丈夫,下半世靠子女。娘家条件好,在择婿上自然有优势,嫁妆上也能力压同侪。如果出嫁时,红艳艳的家具是十里红妆,嫁妆需要三间房子才能摆得下,在夫家的地位自然不同。
不过,进门的风光,只有一时,日常的相处,还得看自己的表现。聪明的媳妇,不管娘家是否强势,都会谨言慎行,做好媳妇的本分,才会赢得夫家的尊重。
大部分人家,都会和睦相处。毕竟已经结亲,双方父母也都以亲家相称呼。两姓能否亲密,媳妇的作用至关重要。
聪慧的媳妇是两头讨好,让双方关系融洽,这是上策。个别蠢的,常常成为两边讨嫌的人,搬弄是非,结果是两败俱伤。
跑回娘家,是小媳妇的刹手锏之一。这个时候,自然是男方做小伏低,丈夫过来迎接,一般是顺坡骑驴,跟随回家。闹得最凶的,无非是两请三请,堪比刘皇叔之于卧龙山岗的诸葛孔明,拿足了面子,也就回去了。
嫁期一长,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媳妇的心,就逐渐归笼于男方了。“偷娘家”,到娘家搬些东西到夫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最差劲的案例是,媳妇认为在婆家受到了欺侮,仗着近,居然回娘家搬救兵,拉了一拖拉机的人来兴师问罪。结果,当然是人进不了村,拖拉机被推入池塘里。
到最后,媳妇回婆家的难度,比两岸的和平统一还难。
于女人而言,娘家只是作为背景,尽量不要推上前台。就像冷战时期的苏美两国,彼此有核弹,只双手摸摸,瞪瞪眼,最多脱下皮鞋拍桌子,但都不扔。
———本文选自《山河故人》

牛酒
作者:赵宗彪
我所说牛酒,不是二十四史里经常出现的犒劳前方将士的牛肉与酒浆,而是指农民给牛喝的酒。
春耕前夕,给牛喝酒是上代人传承下来的习俗。不知道同皇帝春天的祭春有无关系。给牛喝酒,绝不是装模装样的做秀,确实是实实在在给牛喝酒。喝的是黄酒。牛并无喝酒的习俗,闻到酒气就会避而远之。人就将黄酒倒进杯子大小的竹筒里,两个人协作,一个同这头牛最亲近的放牛者一边向牛解释,春耕就要开始了,你喝点酒,有力气干活,一边将牛头抬起,扒开牛嘴巴,一个负责将竹筒里的酒倒进牛的嘴巴。一般给牛喝三筒,大约三斤。牛也很听话地喝了酒,眼睛红红的,再继续吃青草。老牛们都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有酒喝,安然若素,只有小牛,才会不识好歹,牛眼瞪人。
牛喝酒的这一天,农民们自己也喝。同牛不一样的有四,一是人喝的酒都是温热的,牛喝的都是凉的。人与动物之间,感情最深的是牛,为了牛,人可以拼命。酒不热,不是为了省柴,而是牛喝了热酒会发酒疯。牛不讲政治,发起酒疯比较难办。二是牛过酒是青草,都是素的,人则有好几样热菜,有荤菜。最简便的,也是炒面干,即以猪肉、洋葱、米粉干炒一大盆。三是牛是人劝它喝,人则是相互争着喝。四是人在喝酒时会大声吆喝,会猜拳,牛则沉默不语。当然,语了我们也不懂。
牛酒一喝过,牛知道一年的劳动要开始了。人也一样,酒醒后也要干活了。大地的青蛙也开始喧闹了。春天正式开始。
———本文选自《山河故人》
一本好书, 满眼乡情! 天台乡贤赵宗彪新作《山河故人》正式出版!

《山河故人》
赵宗彪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文中插图均为赵宗彪手绘)

赵宗彪,浙江台州天台人。报人,作家,木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当过公务员,做过浙江省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爱山水,好读书,喜速写,擅篆刻,以刀和笔展现大千世界的丰富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