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一百一十八
作者:康金印 主播:书东
《论语》各章译文、点评及各篇要点提示(十五)卫灵公29—32章
2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先生说:“有了错却不改,这叫真错误。”
点评:本章指出有错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华商晨报》说,本溪平顶山森林公园西侧上山的台阶上,被人写了近300条道歉语,同是一句“媳妇我错了”。一位市民说:“从这工程量就能看出来,小伙子是真知道错了。”网友说:“他媳妇你就原谅他吧!”小伙子的认错精神受到好评。认错正是改错的前提。

3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先生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整日整夜的时间来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点评:本章指出“学”在求知中占主导地位。孔子强调学重要,并非排斥思,只是主张不要去空想。《为政》他也曾说“思而不学则殆”,本章是对它的强调。这是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指导大家。

3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先生说:“君子谋划行道,不谋划吃喝。以耕种谋食,挨饿就在其中了;求学谋道,俸禄也就在其中了。君子忧虑的是道,不忧虑贫穷。”
点评:本章重在鼓励好好学习,不要急功近利。从字面上理解,其中“耕也”馁、“学也”禄,有其时代局限性,应清楚认识,不受负面影响。过去的《劝学文》所讲“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就是以“似是”引人选入“而非”邪路,为个人享受去奋斗,丧失大目标。但从积极方面理解,他让学生不把精力放在谋食上,而是放在学业上,谋道上,是无可非以的。这不是重学轻耕,是主张有高层次的追求。没有高层次追求,即使做了官,还是为了吃和穿,就会走向贪。孔子这里讲的是大实话。“谋道不谋食,优道不忧贫”是有益的励志格言。但谋食,作为生存能力的培
也不应被教育所排斥。

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先生说:“智慧能使人达到奋斗目标,仁德不能守住它,即使已达到目标,也会失掉它。智慧能使人达到奋斗目标,仁德能以守住它,不用端庄严肃的态度面对它,百姓就不会恭敬你。智慧能使人达到奋斗目标,仁德能以守住它,能用端庄态度面对它,但举动不合礼,也不会有好结果。”
点评:本章谈创业容易守业难。“知及之”指靠聪明才智创业成功,“仁守之”指用仁德守住所创之业,“庄莅之”指用端庄严肃态度对待所创之业,“礼动之”指按礼的要求对待所创之业。我们从每个创业者从成功到失败的历程所留下的印迹,都能看清这条规律。比如,三鹿奶厂创办者,靠聪明才智办起了厂,却往里放三聚氰胺,“不仁”使他没能守住厂,倒闭了;有的创业者已过“知及”、“仁守”两关,管理者却天天去“赌博”,不端庄严肃管理,把厂搞垮了;有的创业者都已过“知及、仁守、庄莅”三关,因不守“礼”,大搞婚外情,忘了“礼动之”,把厂子搞垮了。可见“智仁庄礼”是成功的四要件,也是守业的四要件。创业靠“知”;守业靠仁、庄、礼。创业难,守业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