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山村的外面,有个很小的集市。集市上有卖菜的,有卖柴禾的,有卖小吃的……也许是到了快要散集的时候,人已经不多了。年轻的石义,被王霸天打了一顿,几天后伤势就好了。在集市上他卖掉从山上背回来的木炭,然后朝家走。
石义就住在山脚下的村里,村子不大,一共有四五十户人家,有靠打猎为生的,有靠种地为生的,也有做买卖的……石义主要靠砍柴打猎为生。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被迫辍学,跟母亲一起过日子,二十出头了,还没有娶亲。介绍对象的不少,有的是嫌弃石义家底薄,有的是嫌弃石义没有功名……婚事就耽搁了下来。
石义从集市上回家,必在大庙那里经过,看庙门前围了一些人,就走了过去,想看个究竟。老乞丐还趴在地上呻吟,周围没有一个人上前搀扶一下。石义拨开众人,上前想搀扶老乞丐,却被一个熟悉的村民拦住了:“石义,你不该去管。讹了你要赔钱的。”石义对那人说:“我不怕,”然后上前就去搀扶老乞丐。老乞丐颤巍巍地站起来,石义关心地问:“老爷爷,摔坏哪儿了?”老乞丐说:“我的腿。”石义搀扶着老乞丐说:“您走几步试试?”老乞丐一副痛苦的样子,尝试着迈了迈步,故意说:“疼,我走不了了。”石义弯下腰说:“来,我背着您,去我家吧!”老乞丐趴在了石义背上。
众人望着石义背着老乞丐的背影,有人说道:“这是自讨苦吃呀!”
石义家是三间旧的土坯房子,院子由土坯圈了起来,北墙山的显眼处,挂着一张弓和一把宝剑。石义背着老乞丐进了家,正碰到抱柴禾做饭的母亲。石义母亲看儿子背回来一个老乞丐,就问:“这是……:”石义说:“妈,老人的腿摔坏了,我碰上了,就把人背了回来。”母亲说:“你做得对,我去给你们烧水做饭。”
石义母亲烧了一锅热水。
石义先给老乞丐洗了头,又洗了身子,把草药涂抹在老乞丐的腿上。
老乞丐对石义母子的做法露出满意的笑容。
每日的天亮时分,石义就早早地起来,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上学的时候,他的志向就是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辍学之后,他从未间断过练武。希望自己以后能有用武之地,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天刚一亮,石义就来到院子里,先取下墙上的宝剑,朝着假想敌拼命地厮杀,动作显得十分娴熟。
老乞丐看石义早早地起来了,也穿好衣服,一瘸一拐地来到院子里,仔细地观看石义练剑。石义也许是练剑练的太投入,根本没发现老乞丐在看他,当他停了下来,看老乞丐正站在那里,就客气地说道:“请您老指教。”老乞丐对石义说:“我来试一试。”石义把宝剑递给老乞丐,老乞丐从上到下摸了一遍宝剑,然后挥舞起来,一道道寒光逼人,充满着呼呼的生气。石义想不到老乞丐还真有两下子,佩服地竖起大拇指。
老乞丐把宝剑还给石义:“你来试试。”石义拿回宝剑,又开始操练起来,宝剑仿佛施了魔法,拿在手里比往常轻松自如,挥舞起来的那种寒光是从未见过的,他下意识地朝着一根戳在院子里的铁棍砍去,那铁棍立刻段为两节,就像砍断一根木棍一样容易。
石义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把宝剑挂在墙上,又摘下墙上的那张弓箭,对老乞丐说:“我练习弓箭也有多年了,总感觉一百米外的准确度不够,请您老指教,”老乞丐接过弓箭,先朝着箭头吹了吹气,又把弓拉了拉,然后还给石义:“你再试试。”石义接过弓箭,还没把弓拉满,箭头就带着嗖嗖的风声,一下子射中院子外面的一棵杨树,箭飞出的距离和准确度,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石义朝着老乞丐作揖道:“老人家,多谢!多谢!。”
三天过去了,老乞丐腿上的伤已经好了。石义母亲去河边洗衣服了,石义又去上山砍柴了。老乞丐观测了一下天象,然后用柳树条子编了一只小船。
石义母亲做好了午饭,石义砍柴也回来了,与老乞丐一起吃完了饭,石义母亲开始刷锅,老乞丐把石义叫到院子的一边,开口说道:“腿已经好了,我也该走了。”他把小船送给石义:“这是送你的。我告诉你一件事,你每天看一下庙门前的狮子,如果狮子的眼睛变红了,那是发大水前的征兆,就让你母亲准备好三天的干粮,大水一来,你就赶紧和母亲上船.”石义看着只有一尺长短半尺来宽的小船,有些半信半疑,老乞丐接着说:“船放进水里,就能乘下几个人的。发大水的消息,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还要切忌一点,在水中可以救动物,万万不能救人。”
石义朝老乞丐点点头。
老乞丐摇身一变,变成一位白发飘飘的老神仙,朝着天上飘去。
石义望着老人越飘越远的身影,这是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根本不是乞丐,是一位让人尊敬的老神仙。老神仙朝石义摆摆手:“后会有期!”
6
九头鸟死里逃生,老婆孩子死于大火中,给它的心里留下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每天夜晚,它都睡不踏实,除了想念老婆孩子,几乎都要做噩梦。总怕自己不知何时葬身于火海之中。寻找一块安全的栖身之地,成了它眼下的一块心病。
一天,九头鸟飞翔在蓝天上,肚子有些饿了,飞了半天也没见到吃食,看到一座废弃房子跟前有一群蝎子,蝎子精带着蝎子们正在晒太阳。九头鸟从空中飞下来,正想吃掉蝎子准备充饥时,蝎子精开口道:“你先不要吃我们,有话跟你说。”九头鸟知道蝎子精逃不掉,答应道:“说吧!”蝎子精说:“你眼下还能找到充饥的食物,但吃饱喝足后,你没有一个栖身之地,这是你最大的一块心病。假如你放过我们,我会带你寻一个安全之地。”九头鸟半信半疑:“真的?”蝎子精点点头:“去龙宫。”
九头鸟知道有个龙宫,修得富丽堂皇,里面住着小白龙,龙宫在白龙山下,可根本找不到龙宫的进口。蝎子精说:“我的一个兄弟,去龙宫里转悠过一次,,知道进龙宫的通道。”九头鸟说:“好吧!你们趴到我身上,我们一起去白龙山。”
蝎子精带着大小的蝎子们都趴到了九头鸟的身上。
九头鸟带着一身蝎子,飞呀飞,越过平原,穿过黄河,来到白龙山脚下,实在是饿的飞不动了,就落了下来,对蝎子精说:“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找些吃的。”九头鸟展开翅膀,朝着远处飞去。
两只大老鼠,从地下偷了花生,不慌不忙地走在田野上。这老鼠像兔子一样大小,它们也许是闹东京的五只大老鼠的后代吧。老鼠偷了粮食,都先吞到肚子里,带回到洞里,然后把粮食从肚子里再吐出来,存到洞穴的粮仓里。
九头鸟从空中看到这两只老鼠,以为是两只兔子,就俯视着冲下来,到了近前,才看清是两只老鼠。反正是饥不择食了,正想把其中的一只老鼠吃掉时,老鼠面对着眼前的庞然大物,胆怯地说:“你放过我俩吧,你要是饿了?我们立刻把食物吐出来。”,另一只老鼠说:“放过我们,还可以为你看家护院。”九头鸟看两只大老鼠把偷到的花生米都吐了出来,就点了点头。
九头鸟吃饱喝足后,带着两只大老鼠,先是与那些蝎子们会和,在蝎子精的带领下,一起来到山的半截腰上,通往龙宫的洞口就掩藏在一棵大树下。
洞口的直径有一米左右,往下一看,里面黑洞洞的,深不见底。
蝎子精说:“小白龙就住在这里面 。”
大老鼠朝着洞口声嘶力竭地喊道:“小白龙。赶快滚出来,给我们大鸟腾出地儿,否则对你不客气了。”
小白龙住在龙宫里,活得自在逍遥,从住进龙宫的那天起,从来没有被打扰过。听到洞口外声嘶力竭的喊声,按耐不住地从洞穴里钻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庞大的九头鸟。
九头鸟展开翅膀,朝着小白龙就追上去,小白龙猛然一回头,就咬下九头鸟的一个头来。九头鸟在空中翻了个身子,那伤口处立刻又长出一个头来。原来,只有咬掉九头鸟中间的头,才能把九头鸟置于死地,咬下其他的八个头,都会立刻长出来。小白龙一看,眼前的九头鸟难以对付,决不能掉以轻心。
九头鸟看小白龙想逃,就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浩瀚的天空上,大战了两个回合,小白龙感到自己不是九头鸟的对手,正在这时,发现了腾云驾雾的老神仙,赶紧躲到老神仙身后:“老神仙,快快救我,妖怪想侵占我的龙宫。”
九头鸟也认识老神仙,就没敢追过去。
老神仙对小白龙说:“小白龙,你不格尽职守,把精力全用在修建龙宫上,劳民伤财,贪图安逸,你是咎由自取,老夫也救不了你。”说完,扬长而去。
九头鸟看老神仙走了,又朝着小白龙追过去。
小白龙朝着着天河奔去。
天河里群星闪耀,一丝涟漪都没有。
九头鸟仍然穷追不舍,它没有料到,小白龙竟然把天河捅了一个大窟窿,那猛烈的河水从天而降,让九头鸟一下子陷入汹涌的洪水中,它极力地挣扎着……
小白龙望着被洪水吞没的九头鸟,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想,九头鸟肯定是死定了。
汹涌的洪水倾泻而下,毁灭了大地上的一切。
小白龙悠哉悠哉地回到了龙宫。
九头鸟没有死,从水中挣扎了出来,重新抖擞起精神,又朝着白龙山飞去。
两只大老鼠,蝎子精和那些蝎子们,一直在半山腰的洞口处等着九头鸟胜利归来,等了好久好久,没看到九头鸟,只看到小白龙悠哉悠哉地回来,钻进了洞穴,正在准备各奔前程时,九头鸟回来了,大老鼠马上把准备好的粮食放在九头鸟跟前,九头鸟也感觉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填饱肚子再说。
蝎子精看九头鸟吃饱了,建议道:“我有个制服小白龙的主意。”九头鸟催促道:“快说。”蝎子精说:“我带领着大小蝎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去,一起叮咬小白龙,等把它叮咬的无反抗之力时,你在进去。”九头鸟说:“这个主意好,现在就行动吧!”
蝎子精带领着大小蝎子,从洞穴的璧上开始往下爬。
小白龙跟九头鸟折腾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又累又乏,躺在床上,眨眼之间就睡着了,感觉睡了一个时辰的工夫,就像有无数根针扎一样疼。醒来一看,浑身上下都爬严了蝎子,下意识地喊起来:“可疼死我了,可疼死我了。”实在疼得难忍,就躺在地下打滚。
九头鸟来到小白龙跟前,奸笑道:“看你还往哪儿跑?”
小白龙被束手就擒。
九头鸟招呼蝎子们:“大家一起动手,帮我把他抬到禅院里去。”
蝎子们抬着小白龙,穿过宽敞的院子,进了正房。正房里有一座高大的龙王爷雕像,雕像前面是个水池子。小白龙被放了下来,九头鸟又命令蝎子们抬进一块大石头,压在小白龙的身上。小白龙的头可以喝到池子里的水,但身子不能动弹。
九头鸟得意地对小白龙说:“跟你的龙王爷做个伴儿吧!我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