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四十二年的教学生涯
文/马杰年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王”。转眼间已过去四十二个春秋了,回顾这些年的从教历程,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大作为。期间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欢颜。总之,我没有辜负家长及孩子们对我的期望,四十二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我没有误人子弟,我问心无愧。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1976高中毕业,1977年3月参加工作。77年春天,村里小学正缺少一名民办教师。有一天,大队书记马福田大爷找到我说:“杰年,我们学校缺一个老师,你愿意当民办老师吗?”当时我无所事事,就答应下了。书记说:“一个月2元钱,30个标准工。麦假秋假时,带领学生做一些公益活动,如捡麦穗、割牲口草等。”别小看这2元钱和30个标准工,这在当时还算是比较丰厚的待遇的。

我们村小学的条件非常简陋,教室就是原来当大队办公室的三间北屋和三间西屋,既是教室又是办公室。课桌就是用土坯垒起的土台子,凳子是自带的。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四百平方米,二百多平方米的院子就算是操场了,没有任何体育器材。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走上我的教学生涯的。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有的只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心。

学校里只有三个老师,我的启蒙老师刘宝元老师,我的师姐马绍玉和我。刘老师就是当然的校长了。记得当时有三个教学班,一、三,二、四两个复式班,五年级是单式班。一、三这个班由师姐马绍玉担任,二、四这个班由老师刘宝元担任,我刚参加工作就接了五年级这个单式班,也就是毕业班。我当时虽然高中刚刚毕业,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但也是感到重担在肩,任务艰巨。扪心自问 :我能行吗?我当时这样想,不管行不行,自己既然接了这个班,就得想方设法把这个班教好。于是,我在教学中,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不懂不会的地方,虚心向老师求教,认真批改作业,对部分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记得有一次,讲一道有关百分数的例题,为了使学生真正听懂,融会贯通,我不厌其烦地一连讲了三遍,直到学生全都听懂为至。因此拖堂20多分钟,当时正是放学的时间,有好几位家长找到学校,还以为自己的孩子没完成作业,被罚站呢。还有一次,我们班的尖子生马召平,有两天没来上学了,当时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周,为了弄清他没上学的原因,我决定晚上去他家家访,晚饭后我去了他家,令我没料到的是他母子二人都得了重感冒,母亲硬撑着患病的身体,为儿子倒水喂药,细心照顾。我为眼前这一幕所感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问马召平:“我给你辅导一下功课,你觉得能撑的住吗?”他说:“老师,我没事,您都来了,我非常感谢您的到来。于是我把这两天落下的课,向他详细地做了讲解,并给他留下一些作业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教的这个班,在本学期学区统考中,成绩名列前茅。马召平在这次统考中获得数学笫一名的好成绩,这给初为人师的我带来极大的欣慰。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8亩责任田,这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教学的同时,又要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家中的农活光靠星期天是干不过来的,整天起早贪黑,抽空就往地里跑,又不能耽误上课。记得有一次浇麦田,为了不耽误上课,我早晨五点就起来安装抽水机,安装完后已经六点半了,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我饭也顾不上吃就去学校上课了。上课后,学生们用诧异的目光望着我,还有几个学生控捂着嘴冲着我直笑,我恍然大悟 ,我的脸上可能是有一些泥巴和油污,由此闹出了一场大笑话。叶绿叶黄,斗转星移,我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坚守着自己的“阵地”。那些年的苦与累,至今还记忆犹新。
1985年春,教育界发生了一项大的变革,全公社教师大调整,每位老师不管公办民办,一律出村任教,吃住在校。这对民办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的民办老师因此打了退堂鼓,退出了教师行业。面对这种情况,我与老伴商量何去何从,老伴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记的她说:“不管调你到哪里任教,你都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你干的这项工作可是良心“买卖”啊,人们常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不好好教,就会耽误人家孩子一辈子。家里的农活你不用管,干好教学工作是你的本份。”多么善解人意啊!这段通情达理的话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1985年春天我被调到瓜子刘小学任教。当时学区的校长是李丰常老师,学校只有三名老师,张化亭老师,秘俊英老师和我,学校的具体工作由张化亭老师负责。当时有三个教学班,共有学生90多人。这次我仍然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在本村任教8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与上级教育领导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经常从《山东教育》,《滨州教育》等教育刊物上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五年来,一直吃住在校,从未因个人私事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受到教委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1989年教师节被评为惠民县优秀教师。1990年9月我有幸考入博兴师范,离职学习两年,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开阔了自己的视野。1992年8月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御史学区教育第一线,2019年3月30日在御史小学退休。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四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弹指一挥间。回顾四十二年的教学历程,我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在工作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1989年教育节被评为惠民县优秀教师,1999年至2009年教师节期间先后6次被评石庙镇优秀教师,2000年3月,在《山东教育》第七期发表《思维的两种方法》,2010年教师节荣获石庙镇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惠民县石庙镇马铁头村
2021年3月20日



作者风采:

马杰年,男 ,1959年3月30日生,惠民县人。小学高级教师。1977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 多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桃李满天下。在《山东教育》 2000年3期发表论文。任教期间,自1990年9月至1992年8月曾在博兴师范进修两年,2019年3月退休。闲暇时间,喜欢读书、坚持体育锻炼,现退休在家,静享天伦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