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说一一
【忆当年女兵营的二三事】
文/白云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一个转身,已经半个世纪啦!
五十年前的当兵的那些事,至今还清晰的浮现在我眼前。记得那是1969年晚秋的十二月二十日,我在成都军区穿上军装当上了女兵。分配到了峨嵋四十陆军医院。
记得我们这批女兵中有位叫兰花花的姑娘很特别,她入伍的经历非常坎坷……
她是来自山东的妹子,小名兰花花(实名王英),聊起那年她当兵的经历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大多数女兵都是军人的子女和转业干部的子女,与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自然当兵是这批女兵最理想的选择和顺理成章的事,理应当兵到部队接父辈的班。

而兰花花却不同,我记得她是个孤儿,小小年纪已在山东的一家纺织厂当工人。当年(1969)11月底部队去招兵,征兵办在当地只招男兵不招女兵,兰花花心里早就有当兵的梦想,一见征兵工作组的解放军同志,天天找着工作组的解放军又谈又磨死缠烂打,解放军同志见小妹子决心大,最后经过数天的恳请,招兵同志请示了上级部队领导并获得上级领导特批,兰花花多经周折终于当上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
哈哈!咱们战友兰花花的当兵经历,还真与英雄雷锋同志的当年当兵的经历相似。
我们一起新兵训练、一起工作,兰花花各项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不怕苦不怕累,为我们这批军队子女、干部子女树立了好的榜样。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了纯朴、善良、勤奋、好学、友爱、团结、坚强、吃苦、奋进等好的品德。
还记得当年我和战友小常宝(实名王丽),我俩在新兵连、科室表演双簧逗得战友们开怀大笑。后来,小常宝调到成昌兵站宣传队搞演出,她演“智取威虎山”小常宝表演得很到位,(照片附后),就象电影话剧里的小常宝,场场演出都赢得了部队官兵的连连掌声。

记得我下一食堂工作锻炼时,早晨做早点,河南藉男兵王荣乾和小赵(赵有忠)力气大,面揉得好,馒头做的又香又白,我和小玲(宁玉玲)女兵力气小,揉几大蒸笼的面有些吃力,但我俩不服输,偏要争着早晨做馒头,不愿和男兵结伴值班,嚼劲要为官兵们做出又香又白的大白馒头来。休息时我和小宁常常在寝室下跳棋对羿。
五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这批女兵都是近七十的太婆啦!但回忆起那些往事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二零二零年冬于蓉
